WOW!六一嘉年华回顾:设计艺术大师面对面
2024-06-08
把爱好做成职业,是一件幸福的事吗?
珠宝设计是一份只需要“想象力”的工作?
有画画天分,就能成为艺术家?
在刚刚过去的儿童节,博萃德以“工作世界”为主题,集结社区伙伴开展了盛大的亲子嘉年华,带领家长和孩子们探寻未来的职业发展,体验各色工作。其中最令人期待的重头戏,是周大福珠宝集团高级设计顾问何国前先生,和K11特邀合作艺术家邓瑜女士的职业分享会。在博萃德中方执行校长沈璐的带领下,两位“大咖”与博萃德观众开展了一期关于职业与热爱,艺术与时代的真诚对话,分享“如何有目的地追求内心热爱。”
周大福珠宝集团高级设计顾问:
爱好=职业,是很幸福的事
六一嘉年华周大福珠宝设计体验摊位上,集团高级设计顾问何国前先生坐镇现场,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他为“Ben哥”。他兴致勃勃地向同学们介绍:“这是珐琅彩工艺,你喜欢什么图案,想不想试试把它做到珠宝上?”
“Ben哥”在分享会上谈起珠宝设计,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特别”。年轻时周游列国的经历,给了他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他将自己见过的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运用到设计作品中,让水滴活灵活现,繁花跃然颈间,非常“特别”。
何国前先生作品《绽放早春》,获DE BEERS国际珠宝比赛亚洲区大奖
“我很幸运,我的爱好刚好就是我的事业。”已经从业超过30年的他,对这个行业充满了热忱,似乎有永远用不完的创意和精力。在他看来,珠宝设计不仅需要想象力,更承载情感与祝福,反映社会现象,担当着文化传承等社会责任,无论做多少年,依然有令人振奋的无限可能。
面对设计作品是否需要迎合大众审美的犀利提问,“Ben哥”也非常坦诚:“每一份设计作品的研发,都要考量销售数据、审美趋势、创意设计等多个维度,但哪怕只有两成的创意空间,我都会非常珍惜,把设计做到极致。” 正是这样的热爱,让他在珠宝设计这个职业中看到世界之大,创造了更多美的体验。
但说起将爱好变成职业,另一位职业分享嘉宾却有不一样的答案。
数理化“高材生”转行学画画
她却说:爱艺术不一定要做艺术家
7岁学画,上美术兴趣班、少年宫课程,考取美院附中、美术学院,最后成为职业艺术家,K11特邀合作艺术家邓瑜女士的故事看起来一帆风顺。但她却告诉现场观众:成为职业艺术家最需要的是勇气。
邓瑜女士作品——丛林系列(布面丙烯)
从“数理化”高材生转行学艺术,她从小就有异于常人的坚定;
抛弃多年的学画基础,选择新的艺术形式,老师告诉她:勇于从零开始,是艺术家与匠人的区别;
将作品从平面拓展到立体、装置、壁画、周边产品,她说:“勇敢突破自我,才能让更多人看见我的作品,感受我所想”。
邓瑜女士作品波普兔兔艺术装置商圈展览
现场家长抓住机会提问:孩子爱画画,应该如何进行专业培养?不曾想邓瑜老师现场“劝退”:
“爱画画的孩子并不一定要成为艺术家。兴趣是开始,训练是深造,职业是自律。走职业道路除了有兴趣,还需要莫大的勇气与坚持,哪怕“画到手抖”也不能停下。但艺术学习存在于生活点滴,不必走专业路线,也能保持爱好,提升审美,用更有趣的眼光看世界。”
博萃德“工作世界”导师团再增两位“大咖”
从设计的乐趣、成就感,到“另类”的艺术成长道路,现场两位嘉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呈现了别样的职业风貌,传递了他们对这份职业深刻的洞察和真挚的热爱。在分享会结束后,博萃德中方执行校长沈璐为两位嘉宾颁发了“工作世界”导师证。
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带来的职业变革下,创造与审美能力成为未来人才不可替代的“人类”竞争力。正如邓瑜女士所说:“摄影没有替代绘画,AI也无法替代我们的审美能力、感受力和创造力。”无论是否成为珠宝设计师或艺术家,我们都希望博萃德学生能拥有这样的核心竞争力,面对未来的挑战。
作为博萃德四大特色项目之一,“工作世界(WOW)”让课堂链接真实世界,培养“未来就绪”的学生。想参加更多“工作世界”行业精英对谈,欢迎持续关注,预约来访,期待下一次精彩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