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学元教育讲座系列开讲 | 首场特邀剑桥副校长分享
2024-06-18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全新教育项目,创学元致力于连接学生、教师、研究人员和不同行业,一起推动 K-12未来教育的发展,持续启迪、培养并赋能新生代。为此,我们精心策划了“创学元教育讲座系列”,特邀来自各行业的顶尖专家、学者及领军人物进行主题分享,让广大学生、教师、家长和相关领域从业人员均有机会接触到全球最前沿的技术、研究、创意等资讯和动态,激发和开拓未来教育的无限可能。
5月22日,“创学元教育讲座系列”迎来了首场讲座,特邀剑桥大学战略与规划副校长、超导体工程正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David Cardwell教授亲临现场,分享剑桥大学及英国名校的申请趋势和他的个人洞见,并与博萃德学校(中国)荣誉督学马贤慧女士就英国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等开展交流。创学元首个实践基地学校——广州博萃德学校的初中部学生也受邀参与讲座,和Cardwell教授分享自己对个人升学方向的思考。
解锁升学世界名校的一手秘籍
Cardwell教授不仅在国际上有着超导体材料工程应用研发领域的突出贡献,更与中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过去20多年来,他曾踏足中国70余次,走访过许多学校,而作为剑桥大学中国招生团队的重要人物,Cardwell教授曾面试过无数中国学生,对中国学生的特点和大学申请需求都有深入的了解。他深入浅出地向现场师生和家长们介绍英国大学在招生时看重的学生特质,以及它与中、美大学的异同,旨在消除误解,助力学生们在未来升学道路上作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教授在分享中向大家展示了一些专业机构的数据统计,例如,剑桥大学的录取率约为1:7,去年甚至拒绝了4,000多位在A Level考试中取得三门A*的优等学生,竞争格外激烈。
那么,剑桥大学青睐的究竟是怎样的学生呢?
Cardwell教授以他曾面试过的一位中国学生为例,向大家揭示了答案。
当被问及为何立志选择剑桥大学工程学专业时,这位学生拿出了一张大四开的纸,详尽地罗列着剑桥大学所开设的312门课程;顶部是一条清晰的时间轴,横跨4个学年,共计12个学期,她用醒目的星号标记了自己大学四年的课程学习规划。
她择校决策背后的深思熟虑,对未来学习路径的清晰认知和坚定决心,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那张纸上。
剑桥大学希望招收的,就是这样有学术潜力、有强自驱力,未来能够胜任高难度课程学习的学生。
还有另一位令他印象深刻的学生。
在面试中,当Cardwell教授首次与这位学生碰面时,无论教授试图与他握手还是进行友好的寒暄,他都表现得异常淡漠。在学生的申请文书中,兴趣爱好一栏也是一片空白,让人难以捉摸。然而就是这位看似对一切事物都漠不关心的学生,在谈及工程学相关的问题时,他的热情瞬间被点燃了。他特别针对“感应电动机”这一通常在大二、大三阶段才会学习的概念,与Cardwell教授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这位学生所展现出的人才特质,不仅充分彰显了他对课程的胜任能力,更是与剑桥大学的招生标准完美契合。
洞察变革的时代,习得制胜未来的关键竞争力
分享环节后,交流主导权随即转交给了现场博萃德的学生们。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从这位重磅嘉宾口中得到答案和启发。
“如何习得关键技能,在未来世界中游刃有余?”
“如何明晰个人志趣,选择契合的大学学科方向?”
面对学生们抛出的一系列疑问,Cardwell教授以他丰富的经验和学识,逐一展开了详尽而深入的解答,并特别强调了沟通、协作、适应力等可迁移技能的重要性,这与创学元项目一直以来的核心理念与使命不谋而合,即“启迪和培养下一代,帮助他们掌握在未来世界脱颖而出必备的能力”。
在讲座的最后,Cardwell教授还特别总结了一条最为重要的建议给在座的博萃德同学们——忠于最真实的自己(Be yourself)。
“每个人都可以是独一无二的。你可以安静内敛,可以从容自信,也可以才思敏捷。你无需在面试中刻意表现,试图通过一些夸张行为来证明你的学术激情和上进心。我们真正欣赏的是你的‘本色出演’,而非一个被刻意塑造的特定形象。”
随着首场讲座的圆满落幕,创学元教育讲座系列的序幕正式拉开。我们热切期待,未来能够汇聚更多行业内的顶尖专家、学者及领军人物,在创学元开展深入的交流,构建可持续的连接与互动,共同赋能未来年轻一代的教育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