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英国的“插班生”?博耐顿学生的博萃德交流之旅
2024-11-15
“陈家祠的建筑真的太美了。”
“火锅简直打开了我的新世界大门!”
“我很享受和博萃德可爱的同学们一起学习的时光。”
在过去的两周,广州博萃德迎来了几位特别的“插班生”:四位英国博耐顿学校的学生。她们在博耐顿一直修读中文课程,抱着对中华文化的好奇与向往,她们首次来到博萃德,开启了为期10天的语言与文化交流项目。
这是广州博萃德学校与英国博耐顿学校之间的首个学生交流项目。在多次线上“云交流”后,两校学生终于在广州实现了“网友见面”。博萃德各年级学生更是充分展示了热情好客的主人家精神,带领四位远道而来的博耐顿“插班生”沉浸式体验博萃德的学习和校园生活,并用年轻一代的全新视角感受岭南文化的多彩魅力。
“插班入读”博萃德,
开启新鲜的学习体验
英国博耐顿学校是“全人教育“的先驱,以培养学术和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闻名。博萃德建校之初,深刻剖析博耐顿学校的这一理念,以“面向未来的全人教育”为愿景,打造全面的四维课程体系。
出于这样的初心,博萃德老师在这次交流项目中,为四位女生定制了丰富的个性化课程体验,包含不同难度级别的中文课程、书法、创客、体育、戏剧、视觉艺术,还有多项拓展课程可以自选参加,沉浸式体验博萃德的全人教育。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虽然博耐顿学生曾多次在照片中见证了博萃德校园从无到有的发展故事,但真的来到这里,她们还是忍不住惊叹:“这里的剧院和表演设施简直太棒了,还有泳池和水上运动!”
在第一周的课程中,四位同学如愿以偿上了学习生涯中的第一次篮球课,这也是她们在博耐顿未曾有过的运动体验。当时恰逢前奥运羽毛球女双冠军杨维老师来访博萃德,四位同学积极加入了这场羽毛球大师课。“向奥运冠军学习是很难得的机会,但我更欣赏博萃德同学们敢于站上球场,和高手过招的勇气。”一位博耐顿女生这样回忆道。
在短短两周的课堂体验中,博萃德师生不仅用心陪伴四位远道而来的“同学”,还送上帮助和鼓励。中文课堂上,学生伙伴和她们结成小组,为她们讲解老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四位博耐顿女生工整的中文书写,也让博萃德师生惊叹不已。“这里的课堂气氛很活跃,我能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和帮助,让我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化身“助教”
成为学弟学妹们的学习榜样
如果说这次交流项目有哪些“新鲜的”收获,那便是四位博耐顿学生和博萃德小学低年级的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初到博萃德的第一天,低年级同学们热情的“Hello”立即俘获了四位大姑娘的爱心。一位博耐顿学生说:“我们学校最低年级的学生是Year 7(六年级),平时上学不会见到这么小的学生,他们真的太可爱了!”
作为博萃德校园里的“大学姐”,她们走进小学课堂担任助教,在晚自习时间段和低年级同学们一起学习,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她们以投入的学习状态和探索精神,成为了“学弟学妹们”争相看齐的榜样。在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中,博萃德师生与她们建立了友情,也让临别时刻更加难舍难分。
穿汉服,吃火锅,探索中华岭南文化
这是四位英国女生首次来中国,她们中的一些人学习中文已有四年,还有的立志未来深入研究亚洲文化。能够亲身来到中国,以自己的视角观察异国生活的真实状态,体验从前只在书本和屏幕上看到的特色文化活动,是此行于她们最为宝贵的收获。
“我印象最深的是陈家祠,这种充满特色的建筑美感仿佛穿越了时光,让人很震撼。广州塔的夜景也很美。”
作为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和百年“广交会”的举办地,远道而来的客人看到了羊城既现代、又古老的一面。
四位女生在广州走过了永庆坊、宝墨园、广州塔、珠江夜游等标志性打卡点
但要说最“石破天惊”的体验,她们一致认为是吃火锅。“这种用餐方式太好玩了,简直打开了我的新世界大门!”我们也期待未来有机会和她们开启更多探索之旅,分享两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
勇于尝试,是最好的成长
在不久后的2025年1月,一组博萃德学生也将前往英国博耐顿进行为期两周的交流项目。对于如何才能做到“不虚此行”,四位博耐顿女生的一致建议是:心态开放,勇敢尝试。这也是她们在博萃德10天的学习生活后最深刻的体会和成长。
-
不要害怕出糗和尴尬,大家其实并不会取笑你。
-
在第一节中文课上,老师和学生的语速都太快了,我很努力,但一时间其实真的听不懂。于是我请老师和同学帮助复述一遍,经过不断尝试,我在课上能听懂的词语越来越多……
置身于沉浸式的语言环境里,是提升语言最快的方法,我们的中文词汇量和表达在这段时间都进步了很多。
离开熟悉的校园、城市和国家,四位博耐顿学生在广州博萃德留下了属于她们的印记,还有和博萃德社区共同成长的回忆,成为两校未来深入学生交流的美好开端。未来,我们也会看见更多学生积极参与两校交流,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对彼此文化的理解,结交朋友,享受学习,成长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