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如何教孩子读新闻

2024-11-22

从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到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爆炸,我们的学生面临的,是与父辈年代的纸张书本完全不一样的时代。


面对浩瀚的资讯,他们如何学会辨别真伪?

面对急速膨胀的知识,他们如何更高效地学习?

面对无孔不入的社交媒体,他们怎样才能学会独立判断,以良好的媒体素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声音?


在博萃德初中部的语文课堂上,以“新闻”大单元学习为背景,语文组的老师们带领八年级的学生,打开了新闻“视”界的大门。


DSC_8819

微信图片_20241129111434


认识新闻“体裁”

挖掘新闻背后的立场


新闻内容长短不一,要素和风格也不尽相同,认识新闻“体裁”,从语言中挖掘新闻的立场,是新闻阅读理解的重点。为了让同学们直观了解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不同的体裁,在本单元教学中,老师们选用了多种文本进行比较阅读:


DSC_8855


除了课本中的相关课文,老师还引入正在发生的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相关新闻,以同一个事件,不同体裁的报道,让同学们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新闻体裁在表达方式和结构上的不同特点。


同学们还可以结合自己日常阅读的媒体,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新闻,去识别和理解新闻体裁和写作风格是如何随着时代而变化的。


DSC_8925


在循序渐进的阅读积累过程中,除了时间、地点、事件等基本信息,很快就有同学发现,哪怕是同样的事件,我们读到的报道,从语言风格到观点都千差万别,而究其原因,是每个报道者或者媒体,都有自己的“立场”,尽管真实,却未必全面。识别新闻视角对报道内容的影响,是这个系列课堂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真正理解了何为“兼听则明”,培育了辨别真伪、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DSC_8942


通过阅读和分析新闻,我们希望学生形成这样的概念性理解:“作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受众选择合适的体裁表达观点。”


这样的理解已经超越了新闻本身,他们可以运用这种理解去指导未来的阅读与写作,实现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迁移。


—— 博萃德初中部语文老师


探究、实践、反思

挑战新闻写作与新闻发布会


这个单元的课程时间恰逢博萃德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同学们将抓住学校大事件的机会,化身“校园记者”,选择不同角度来尝试新闻采写。此外,他们还可以选择自己发现或者感兴趣的选题来进行创作,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度。”


DSC_8830


老师们还会为此精心准备一场模拟“新闻发布会”——《博萃德少年说》,同学们将变身“新闻发言人”,不仅要自信流利地阐述新闻要点,还需要现场“答记者问”,真正从探究走向实践,并在与同龄人的交流中不断反思,取得进步。非常期待同学们的新闻作品,以及精彩的发布会!


DSC_8889


新闻单元的学习,是博萃德语文课堂的一个“切面”,也是一次媒体素养教育的实践。我们希望无论同学们未来是否从事新闻行业,都能够具备扎实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媒体素养,以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拨开信息的迷雾,驾驭未来科技人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