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国界医生”、工程师、大学教授......这位“成长导师”太酷了!
2024-12-12
“社区服务”并不是个新鲜的话题,但作为香港首位参加“无国界医生”的工程师、大学教授高永贤,他的经历却与众不同。
高永贤教授
香港工程师学会会员
多伦多大学全球工程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客座教授
获得“The Enginpreneurs Award 2021”、“2008香港杰出义工奖”、”2007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在最近一场“成长规划”分享中,高教授与博萃德师生、家长面对面,以这段特别的故事触动在场每一个人。
高永贤教授:
舍弃稳定高薪的工作,成为全职志愿者
自高中起,高教授便留学海外,大学在美国主修机械工程,直至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行业,他本可以像大多数工程师一样过上安稳无忧的生活,但他却辞去工作,加入“无国界医生”。
随后五年,他前赴苏丹、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地,参加医疗及救援工作。期间,他担任过后勤人员,也发挥工程师的专业技能规划水利和排污系统;他深入了解灾区人民的需求,运用低成本、高效成熟的技术,改善当地生活与医疗条件。
高教授设计了适合在战区使用的节能灯
高教授对在场听众分享道:“选择专业和选择职业是截然不同的,专业可以运用在很多地方,但职业会改变人生。在辞职去做志愿者之前,我也曾经纠结过,当时我的老师说‘只要你足够优秀,就不用害怕落后于别人,每个人的轨迹都不一样’。”
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义工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更为他读博期间研究“救援机器人”提供了设计灵感。回到香港后,他继续投身工程设计与研究,并在大学教授研究生课程,向下一代传递“社区服务”的价值,引领更多人以行动回馈社会。
高教授带领学生设计的空气净化器,改善狭小居住空间的室内空气
在场的博萃德听众惊奇于他的传奇经历,更感动于他的公益心,见证了榜样的力量。
QUEST:为什么鼓励学生们做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QUEST成长规划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与学生成长、品格塑造、升学等方面紧密相连。作为一位热衷于旅行、热衷于解决问题的工程师,高教授通过参加志愿组织、致力于发展人道科技,用身体力行诠释了何为‘passion meets purpose’。今天的分享对同学们来说是社区服务的学习,也是一次人生规划的启发。”
——大学升学指导部负责人
Ms. Ally Xuan
学生发展专员 Ms. Ryan Liu
1.为什么鼓励学生做社区服务?
首先,品格的塑造是成为“全人”的关键,“德行高雅”是博萃德对每位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参与社区服务,能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近几年许多海外大学在申请文书环节新增考题,考察学生是否怀有感恩之心。如高教授所说,“我们已经享有社会的大部分资源”,通过社区服务帮助他人是对社会的回馈,也是大学招生官们所愿意看到的优秀品质。
再者,参与社区服务让我们跨出舒适圈,接触别人的生活、不同的人和事,开拓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也能启发我们思考未来方向。
2.博萃德将为学生提供哪些参与社区服务的机会?
“不以善小而不为”,我们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校内外,博萃德为学生提供了众多尝试和参与的机会。
在成长规划和学生发展部门的引导下,学生会成立了“学生志愿者部”,同学们也开设了“志愿者学生社团”,开展慈善活动;
关爱流浪动物
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博萃德全校开展跨学科主题探究活动。在即将到来的“探究周”中,同学们将深入探讨“饥饿问题”,通过校内外学习实践,寻找改善方案;
此外,博萃德成为爱丁堡公爵奖励计划的奖项执行中心,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参与社会服务和挑战自我的机会;
......
博萃德也希望通过成长规划项目,未来带给同学们更多认识世界的不同视角,启发大家思考不同选择下的人生路径,激发更多成长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