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关于博萃德初中人文关怀的三件“小事”
2025-07-02
前言
在博萃德的姐妹学校——英国博耐顿学校的全人教育历程中,支撑学生翱翔的两大支柱是学术卓越与人文关怀。如果说学术卓越能够赋予学生飞得更高的实力,那么人文关怀则是构建让学生飞得更远的内在驱动力。
传承博耐顿百年全人教育的成功经验,博萃德打造360°全方位人文关怀体系,帮助每位学生认识自我,树立目标,成为更好的自己。
过去这学年,人文关怀团队用一系列温暖的活动,构建起属于博萃德独有的社区关怀文化,于细微处彰显大爱。
慈善书展鼓励同学们在享受书香的同时奉献爱心;心理健康月为师生开启自我关照之旅;11月感恩系列活动让同学们有机会传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世界睡眠日的趣味问答向师生普及了科学睡眠知识;反欺凌粉红日和友善跑接力登场,博萃德社区用行动倡导爱与尊重;在心晴嘉年华现场,趣味活动帮助师生尽情释放压力,为生活添一抹亮色……
但人文关怀的范畴绝不仅限于活动,而是贯穿在学习生活的每个点滴。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一边面对着日益增加的学业需求,另一边还要应对认知发展和社交关系带来的压力。在这个学术与个性成长的关键期,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初中生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培育心理韧性,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们将镜头随机瞄准了三位初中生,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三件“小事”,诠释了人文关怀在初中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打造社区文化:
帮助新生快速适应新环境
每个学期,当新生走进博萃德校门的那一刻,全新的学习生活篇章开启。博萃德人文关怀体系能够构建温暖的学习社区,打造彼此认同、共同归属的社区文化,帮助每位学生融入大家庭。
开学季,人文关怀团队组织“我眼中的你”互动,帮助同学们从不同的视角重新认识身边的新老朋友
Jeffrey J (G8) 在转学来到博萃德之前,就读于北方城市的一所公办学校。初到岭南,学习内容、寄宿生活、城市文化和气候都和从前有很大差异。对于和他一样的新生,博萃德有一套多维支持体系,通过班级关怀、学术跟进和社区文化活动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新环境。初中部在新学期开学等关键时间点,组织团建活动,通过破冰游戏让同学们彼此熟悉,建立集体归属感。
Jeffrey(左一)和同学完成团建游戏挑战
此外,班主任还为他组织了一场特别的班会,欢迎他的到来,并邀请同学们为他的英文名一起出主意,“Jeffrey”这个名字正是由此而来,这也成为了他与新环境建立联系的桥梁。同时,每个班级在新学期初实行“伙伴制度”,由熟悉学习生活的博萃德“伙伴”带领新生开展每日行动,新同学在与同伴的欢声笑语中,逐步认识博萃德大家庭。
助力学生发展:
看见每个学生的更多可能
在博萃德,人文关怀意识根植于每一位教职员工心中。从班主任、学科老师,到心理辅导员、舍监,形成一张有韧性的“网”,关注并“接住”每个孩子的成长需求。
在博萃德的人文关怀体系中,既有专业的心理指导团队,也包括学生在校接触到的每一位教职员工
Tamara T (G7) 是一位文科表现优异的学生,家长曾认为她更适合传统文科方向。然而,班主任老师却在日常观察中敏锐地发现了她在科技与创意领域的兴趣和天赋,并鼓励她加入了学校的VEX机器人校队。在教练的细心指导下,Tamara逐步展示了出色的逻辑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这个赛季,她所在的队伍最终闯入了美国达拉斯2025 VEX机器人世锦赛。
Tamara (右二)与队友们征战VEX机器人国内外赛事
是班主任老师与校队教练的鼓励和适当“轻推”,帮助Tamara拓宽视野,认识自我,树立目标,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同样是在老师的鼓励下,Tamara 勇敢站上舞台,在科技节学生工作坊环节,与同学分享她的VEX机器人学习体验
促进学业成功:
支持个性化的学习与成长
在教学实践上,博萃德实行的小班制和分层教学在人文关怀领域具备天然优势,能够让老师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
Sharon L (G8) 是个心思细腻的女孩,语文老师观察到她对文学的敏感与热爱,推荐她参加学部的“书籍大战”活动,深入探索古典诗词,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表达自我的新方式。在八年级,Sharon首次接触双语科学课,新学科和语言难关让她一度感到“压力山大”,学科老师在课堂上发现后,在课后给予耐心辅导,最终帮助她克服双重挑战,在这门学科中建立了自信,培养了热情,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Sharon在语文课上探索新闻的要素
作为全人教育先锋,英国博耐顿学校自博萃德筹建之初便定期开展人文关怀领域的团队交流。两校在全人发展视角下的共识,即没有一种人文关怀框架能够适用于所有学生。因此个性化培育应当始终贯穿于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无论是新生入学,个性成长,还是学业发展,每一份细致入微的关注,都在赋予学生安全感,帮助他们打造稳定的“内核”,从而能够更自信地向外求索,拥有闯荡未知世界的内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