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萃德一年级的“打开方式”
2025-09-19
对于刚离开幼儿园的孩子而言,小学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全新世界:他们需要在偌大校园里找到自己的教室、餐厅、洗手间,需要信任新老师、结交新朋友,需要记住自己每一节课的学习材料,更要学会在40分钟的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环境的巨大转变、规则意识的建立、学习方式的颠覆……每个挑战都如此具体而真实。
开学第一个月,博萃德一年级的“新晋小学生”怎么样了?我们走进一年级课堂和寄宿楼去看看。
中外双班主任关怀:
找到归属感和沉浸式英语环境
一年级班主任在学生幼小衔接阶段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是孩子进入小学的“第一联络人”和最信任的师长。
博萃德的一年级班主任都拥有丰富的小学低龄段带班经验,他们不仅是自己所教授学科的教学高手,更深谙班级管理、学生关怀和家校沟通,能够系统地帮助新生从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大方面快速适应一年级学习生活,为小学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从课堂到课间,从上学放学到午餐时间,班主任老师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学生在一起
今年开始,小学实行“2+1”主班制度,每个班级配备中教和外教两名班主任以及一位精通中英双语的助教老师。一方面,中方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是新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老师通过破冰游戏、趣味口令和主题教室打造,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室是我们的家”,在这里可以安全地分享情绪,解决问题,完成身心适应和社会适应。
“蜂巢”主题班级陈设,让每一只“小蜜蜂”找到“回家”的归属感
另一方面,外教班主任定期开展绘本阅读和主题互动,在日常陪伴中鼓励同学们用英语交流,提供沉浸式英语环境,推动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开学短短两周时间,外教班主任们已经收获了许多“小粉丝”热情的打招呼。
晨读时间,外教老师与学生分享今日绘本故事
个性化分层学习:
建立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
在学习适应方面,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幼小衔接的重点“必修课”。
Mrs. Daniel Stevens是一年级英语老师,同时也是其中一个班级的外教班主任,同学们亲切地叫她Mrs. DS。在学期初,为了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建立课堂常规,她每一节课都会使用固定的教学流程和指令;为了让同学们适应40分钟的课堂时长,她用可爱的互动玩偶、动静结合的课堂活动帮助他们保持专注。两周时间下来,同学们的课前准备愈发熟练,课堂互动也日渐活跃,并开始运用日常词汇和老师开展对话,甚至教会了她“1-10”的中文发音。
同时,一年级是也博萃德英语分层教学的起点,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找到最佳突破点,既不会因为课程过难而感到挫败,也不会因为过于简单而觉得无聊,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升语言学习的效率。
“每个进入博萃德的孩子,英语起点都不同。但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应在每堂课上获得恰到好处的挑战。”
——双语小学部助理校长,英语教师
Mr. Michael Hodgkinson
除了个性化的英语课程,小学部的体育、艺术等课程中也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外教老师的身影。他们为课堂注入了多元文化,培育学生的全球视野,持续推动全人发展。
独立能力萌芽:
低龄寄宿的成长礼物
在生活适应方面,一年级寄宿生比其他学生要面对更大的挑战。他们大部分都是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家。面对这些孩子,博萃德寄宿团队并没有立刻要求他们学会独立,而是为他们营造了“家外之家”的安全感和温暖。
寄宿部有“老带新,大带小”的传统,在过渡阶段,每位一年级寄宿生都会受到同宿舍“大哥哥”或“大姐姐”的照顾。早上的校服穿着,洗衣房的位置,放学用餐……每个环节都能看到他们一起活动的身影。舍监和导师在晚自习时间开展伴读,帮助新生疏导情绪,逐步发现集体生活的乐趣。
“我们的角色并不是一直催促、提醒或者教他们自我管理,而是陪伴他们,并在需要的时候帮忙,等他们做到之后真诚地夸奖。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我不能苛求他们每件事做到完美,而是让他们慢慢觉得自己能做到,这种自信才是更重要的。”
—— 小学部舍监 Ms. Cissie Huang
在温暖的陪伴下,小寄宿生的成长让人惊喜,有的孩子第二周就已经克服了想家的情绪;有的学生家长告诉老师,孩子周末在家也会自己叠好被子收拾房间……他们带回家的是一份关于独立的成长礼物,也是尊重、分享、合作与包容的英式寄宿核心价值观。
最好的幼小衔接,是让孩子爱上学习
不到一个月时间,一年级同学们脸上的陌生正逐渐被自信的问候、好奇的提问和新建立的友谊所取代。这背后,是老师们的耐心陪伴,家长们的全力支持,更是孩子们自身强大的适应力和生命力。在博萃德,我们始终认为好的幼小衔接不是知识的提前灌输,而是全方位能力的过渡与积极学习心态的培育。
正如一位一年级家长与我们分享:“一年级孩子最重要的任务是喜欢上学习这件事。”在未来广阔的学习天地中,博萃德小学生们还会收获求知的乐趣和全球文化的滋养,怀揣自信去探索自己的热爱。